新民晚报讯(记者 裘颖琼)1998年建成的上海书城,正在更新改造。在今天上午举行的“2023 迈向零碳城市-碳中和建筑探索与实践论坛”上,上海书城改造项目获得了一个特殊的奖项——碳中和铂金级奖,而铂金级是碳中和建筑中的最高等级。
“上海书城是属于上海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和城市记忆,此次在改造过程中,我们把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进去。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智慧中心主任汤民表示,上海书城从立项到施工、选材,都严格践行“碳中和”改造。而在改造设计之初,就将其定位在上海市第一个碳中和铂金级文化地标改造项目上。
作为上海城市文化地标,上海书城在更新改造过程中植入了碳中和建筑技术理念和应用,是一次次方案和实践的碰撞。汤民说,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,他们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,来确认技术路线。同时,他们还要考虑从实际的投入成本,到后期的运营成本,如何来真正实现碳中和,让上海书城成为今后碳中和建筑整体解决方案的“参考样本”。
(资料图片)
最终,他们为上海书城项目确定了几个核心技术体系:屋顶层天窗电动遮阳强化自然采光、纳米水离子空气净化、光伏一体化设计、聚氨酯型材三玻外窗、绿色建材等。
在被动式建筑改造技术上,增加开窗面积和中庭设计,设置内部垂直空间通道,强化自然采光和通风;外窗采用玻纤增强聚氨酯节能耐火窗,不仅质量轻、强度高,弯曲强度高,而且导热系数低,隐含碳比常规铝合金型材低80%左右。
“一方面,建筑自身的性能要大大提升和改善,另一方面,我们要非常精准地核查计算碳排放量。”汤民说,改造项目中,不仅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达到78.57%,而且他们还考虑到了“隐含碳”,隐含碳就是材料从工厂开始,到施工现场一段过程当中产生的碳排放。“我们对材料的选择做了严格的测算。”
上海书城改造项目中,还在楼宇内植入碳中和建筑数字孪生平台,实体建筑中的设备系统使用的运营状态,未来都将纳入能源碳排放动态监测。通过模型预测和优化方案,以更加高效、低成本来帮助大楼未来在运营中更好实现降碳目标。
在圆桌论坛环节,与会嘉宾还围绕“国企单位‘双碳’战略与进展”“国内外大型公建超低能耗建筑现状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作为上海书城改造项目的总承包方,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党委副书记、总裁张勇提出,超低能耗建筑的施工具有很大的挑战,类似于保温的连续性,建筑气密性等要求都是十分高。“我们会不断提升施工能力,助力于更多的超低能耗建筑顺利落地。”
同济大学教授张雄表示,近一些年,双碳的规划已经明确落地到城市规划中。而对于建筑来说,实现“双碳”需要实现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本体同寿命。
据悉,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、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、上海丽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,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海申能能创能源发展有限公司、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、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协办。
标签: